• --
  • --
  • 校历
当前位置: 津桥首页 > 津桥新闻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研修活动纪实
作者:任娜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政治素养,马克思主义学院于12月5—8日,组织教师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河南师范大学开展实践研修活动。

本次实践研修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旨在通过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红色革命基地探访和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为思政课教师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活动期间,我院教师参观了多个红色景点和历史文化遗址,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实践研修首先从红旗渠纪念馆的现场教学开始。讲解员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林县人民“千年旱魔,世代抗争”的苦难历史、“红旗引领,创造奇迹”的奋斗历程、“英雄人民,太行丰碑”的英勇事迹、“山河巨变,实现梦想”的光辉成就、“继往开来,精神永恒”的基因赓续。随后,研修教师参加了学习红旗渠精神的体验教学,沿着堤坝向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前行。在目睹了分布在崖壁上的一个个炮眼、见证了浩瀚而伟大的红旗渠工程的同时,也感受着林县人民在当时生存环境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改天换地的艰辛与不易,并对红旗渠建设历史、红旗渠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有了更为生动的认知与感悟,同时也获取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灵感。紧接着参观了红旗渠建设总指挥部盘阳会议旧址,近距离地感受一件件珍贵的老物件所传递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图片1


12月7日,研修教师参加了桃花洞村的高质量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场教学,沉浸式体验了党建引领下的魅力峡谷建设。随后参观了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博物馆的现场教学。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视察河南工作时指出,殷墟的发现,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往前推了1000年。参观过后,研修教师们纷纷惊叹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感受到了肩上担负着的传承历史文脉、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图片2


12月8日,研修教师参加了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现场教学。通过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字演变的发展历程和基本脉络,领略了“一片甲骨惊天下”文字魅力和精髓,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以及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更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心和传承中华文明、建设文化强国的使命感。

研修过程中,研修教师们一路学,一路看,边思考边讨论边交流。在现场教学中深探内涵真谛,在体验教学里广纳灵感源泉。不仅感悟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更加清醒地认识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研修教师们纷纷表示,要将此次研修成果转化为教学与科研成果,讲好“大思政课”,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