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校历
当前位置: 津桥首页 > 团学工作 > 正文
践行西畴精神,弘扬劳动育人,激扬青春力量——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2024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三)
作者:校团委 来源:大学生新闻媒体中心

7月2日,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三站——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兴街镇,开展“践行西畴精神 激扬青春力量”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奋力脱贫路  自强不息心


7月2日下午,社会实践团一行抵达文山州西畴县西畴精神展览馆。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师生们深入了解了西畴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与石漠化顽强斗争,坚定守护绿水青山,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历程。“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这首民谣,唱出了西畴人民在艰苦环境中谋发展的艰辛与不易。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西畴人民不认命、不低头、不服输、不埋怨,向贫困宣战,与石漠抗争,在长期求温饱求脱贫的实践中,孕育形成了“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实现了从石漠荒山到绿水青山,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改天换地的壮丽史诗。


640


微信图片_20241010113008


苦干创佳绩  实干谱新篇


社会实践团成员们通过观看视频和现场教学聆听,了解到西畴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生动缩影;是党员干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边疆石漠化贫困地区的真实写照;是习近平总书记“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靠奋斗出来”的生动实践。深刻学习了“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核心理念,激励师生要像西畴人民一样,撸起袖子加油干,把实干、苦干、硬干、加油干、创新干的精神带到学校,传播到学生当中,激发广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将西畴精神代代相传。


微信图片_20241010113017


党施良策千家富  东升同心万亩丰


社会实践团来到兴街镇东升村委会东升红色教育基地文化长廊,西畴县委党校的老师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微党课”。1955年6月,中共西畴县委发表了一篇调研报告《一个混乱的合作社整顿好了》,反映了当年西畴县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乱到治的历程和经验。毛泽东同志对这篇报告作出批示,批示指出:“得不到党的领导,当然就要混乱。领导一加上去,混乱就会立刻停止”。1956年12月,中国第一位壮族女县长侬慧莲带领村民成立了文山地区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探索建立初级农业合作社,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为村民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毛泽东同志的光辉批示成为了西畴县的传家宝,砥砺着西畴人民矢志不渝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东升村的人民群众也始终把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融入到血液里,自强自立,苦干实干的精神在这里薪火相传。


微信图片_20241010113025


民族要复兴  乡村必振兴


西畴县委党校的教师在东升公社精心组织了一场具有深刻意义的沉浸式教学活动,率领社会实践团师生深入基层,亲身体验了西畴人民辛勤劳动的历程,实地感悟了苦干、实干、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核。此次教学活动不仅让师生们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实际,更为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性和思政教育课。


微信图片_20241010113033


微信图片_20241010113041


津桥学子青春之声


回望西畴过往,历久弥新;展望民族未来,薪火相传。西畴精神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忆苦思甜。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应以西畴精神为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加强实干精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生力量。

——实践团成员 张敏


微信图片_20241010113048


在西畴县兴街镇,参观了西畴精神展览馆,我深刻领悟到西畴人民在石漠化治理中的艰苦奋斗和取得的显著成效。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激励我更加努力学习,奋勇争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团成员 张龙


微信图片_20241010113056


图文来源/大学生新闻媒体中心

责任校对/和翔

一审/周发源

二审/安树毅

三审/李晓龙

编辑审核/唐蓉 李思颖 严记通 张美英 邓宇辰 吴城萍 赵亮 陈映璇 周发源 安树毅